2025年5月26日下午14:30,色播app
“弘毅讲堂”第369期在色播app
工学部八教8111成功举办。本期讲堂以“围炉讲座”的形式,邀请到色播app
李志威教授,以“雅鲁藏布江考察——探究辫状河流之变”为主题,与同学们“围炉”而坐,共同探索青藏高原的“水脉密码”,探寻雅鲁藏布江辫状河流的生态奥秘与科学挑战。
正式讲座开始前,主持人王博宇首先简要介绍了“弘毅讲堂”的历史与宗旨——作为色播app
研究生会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弘毅讲堂”旨在引领新思想、传播新理念、开拓新思路,促进学术氛围的提升。
接着,王博宇为与会师生介绍了李志威教授的学术背景。李志威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青藏高原河流动力学;(2)高原湿地生态水文学;(3)山区河流水沙输移与水电生态效应技术。李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和重点基金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项,国家外国专家个人类项目2项等纵向课题10余项。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参编专著和教材各1部,在WRR、Catena、ESPL等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6项,主编省级地方标准1项(1/14),参编团体标准3部。
讲座伊始,李志威教授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河流之一,其辫状河流体系在地理学、水文学及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近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辫状河流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其演变规律及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李教授系统介绍了近10年雅鲁藏布江的辫状河流考察经历,深入剖析了雅江干流与支流辫状河流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演变过程与控制机制。他重点阐述了气候变化、水文过程、人工植被和水电工程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辫状河流水流-泥沙-河床-植被的适应性保护策略。讲座中,李教授结合大量的实地考察照片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雅鲁藏布江辫状河流的独特魅力和复杂性。
在讲座过程中,李教授还穿插分享了考察过程中遇到的趣闻轶事,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青藏高原河流研究的兴趣。他还深入探讨了河流源头及开发潜力,西藏种树对环境改善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雅江公路及水电站对水沙形势的影响与变化等议题。

在“围炉”讨论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河流沙洲动态变化、植被时空变化、水电开发影响等问题与李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李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青藏高原河流研究中来,为保护这一珍贵的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还探讨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段提高人口居住密度和农业开发的潜力,以及水库调度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作用和挑战。李教授还强调了研究变化河流及其对洪水影响的重要性,指出从工程角度研究变化河流对洪水控制及河道演变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活动最后,李志威教授总结指出,雅鲁藏布江的研究将持续到2050年,鼓励同学们持续关注该领域的研究。本次“弘毅讲堂”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也激发了大家对青藏高原河流研究的热情,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活动结束后,校研究生会代表为李志威教授颁发了弘毅奖杯,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